伪装涂料是指涂料在一定探测环境中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难以被发现的技术。军用装备设施伪装涂料是一种新型防可见光和近红外侦察的特种隐身涂料。除了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外,还有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隐身功能。
一 军用装备设施伪装涂料的用途
适用于隐蔽军用装备设施、国防工事、军工器件的防腐蚀保护和防可见光、防近红外、紫外光侦察,还可用于民用设施的伪装保护。防止敌人对目标的侦察,达到伪装自己,迷惑敌人。
二 涂料组成
伪装涂料的原料:基料、颜料和辅助材料组成。
基料:常用有丁晴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聚异丁烯、聚氯乙烯、聚氨酯等。
颜料:由MgO、FeO、Fe203、ZnO等金属氧化物构成的铁磁性材料,烟黑、石墨、炭黑、鳞状铝粉等导电材料和毛发、畜毛、陶瓷等,它是伪装涂料组成中的核心部分。
辅助材料:采用辅助材料是为了提高和改善图层的物理机械性能、施工性能、表面状态等。
三 现代伪装涂料的研究进展
在现代战争中,目标与背景在光谱反射方面的差别是敌人发现、识别和分辩目标的根本条件。为了使目标达到降低显著性或隐蔽的目的,必须设法减少或消除目标与背景有相似或相同外貌的颜色,因此军事伪装的基础任务可归结为对背景颜色及图案的复制。用涂料对重要的军事目标进行伪装可以大大降低目标在背景上的显著性,而且其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是实现军用迷彩伪装的主要手段。针对不同的目标和和不同的战场状况对伪装涂料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光学伪装涂料与近红外伪装涂料:可见光是指肉眼可见的光线,其波长范围为380~760nm。防可见光侦察的根本任务是消除目标与背景在颜色上的差别,即经过伪装的目标的颜色要与背景颜色相一致。可见光伪装是对付的是敌人肉眼与光学仪器的观察造成目标与背景的光学波段(UV、VIS、INF)反射差异比较多,主要有物体表面的光谱反射特性,物体的表面粗糙程度,表面的受照情况,光源光谱的功率分布以及仪器感光元器件的响应特性。可见光伪装涂料可使探测和识别目标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其红外光谱曲线与叶绿素相同,可见光或近红外照相都不易发现伪装后的目标。近红外伪装涂料要求其本身具有极低的红外线吸收率,并在高温条件下要保持性能稳定。它不仅要模拟天热叶绿素的反射特性,而且还要在近红外区域具有高反射,从而使目标在涂覆了这种涂料后不论在近红外还是全色照片中均难以识别,关键是颜色的选择与配合。
四 迷彩伪装的目的
迷彩伪装的主要目的是尽量减少伪装目标和周围背景在光学、热红外、雷达波等方面的特征差异,降低目标的发现概率,使侦察仪器难以探测和分辨。它是用来提高各种武器装备的使用价值、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重要的军事伪装方法。在战场上,无论是在前沿、纵深或者是后方,任何伪装目标一旦被侦察发现,就有被立即攻击和摧毁的危险。 以往的迷彩设计主要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迷彩斑块由各种平滑曲线组成,边界分明,与目标背景融合性不好,大大降低了迷彩的伪装效果。因此,改进原有的设计方法和思路进行迷彩设计就非常必要。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应能客观分析和提取出目标背景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背景主色、斑点配置与分布等,然后根据其特征设计相应的迷彩图案,使其能与背景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通过对不同的典型背景进行分析,研究如何提取目标的背景特征,从而自动生成迷彩斑点的设计方法。重点分析了三类不同的典型背景:山地、丛林和沙漠背景。对于山地背景,首先进行颜色量化,其次形成斑块图,然后利用并行算子提取出斑块的边缘;对于森林背景,提取斑点图案时采用两种方法,其一是对山地背景提取方案进行改进,其二是采用区域生长方法;对于沙漠背景,根据其独特的背景特征采用阈值法进行斑点提取。同时,对斑点图案进行了连接等后期处理。最后,对斑点效果分别进行了主观和客观方面的评价。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斑点提取方案较之传统的迷彩设计方法,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改善了迷彩设计的质量,同时降低了设计成本,设计出的迷彩斑点能够更好地与目标的周围背景相融合。